香港製造「疫」市而行 政府援助被批不足
香港大部分食物和日用品都依賴外地進口,但一場新冠肺炎爆發,令港人驚覺,即使是謠傳本地的物資供應量短缺,也會引發港人一股搶購口罩、廁紙、食糧的恐慌,主要倚賴外地輸入的供應鏈似乎不堪一擊。「本地製造」的呼聲再次響起,本地商人就立即購入口罩生產機,打響本地製造口罩的第一炮。疫情會否為「香港製造」復興帶來契機,還是未知之數,但市民對「自給自足」的期盼,令「本地生產」開始抬頭。
記者:許湖洪、 車軒珩、徐敏曦、吳綺雯
香港食品多依賴外地供應,根據政府統計處的《商品進口貿易分析》,香港食品進口貨值佔整體進口貨物的貨值4.2%;而香港亦有超過九成的新鮮食物是靠進口供應。另外,香港主要的新鮮食品供應來源中,有94%的新鮮豬肉、92%的蔬菜及 66%的雞蛋均來自內地。至於新鮮牛肉供應,更是百分百依賴內地。
雖然新鮮食材要靠外地進口,但原來香港在食品這方面仍然有不少本地製造,其中食物加工方面,更是全球的表表者。據去年貿發局統計,加工產業除了主要供應本地市場外,僅僅首半年間、亦在生產出口達17.37億港元,與前年同期增長了15%。
香港自身有不少本地品牌屹立本港多年,包括老字號「紅A塑膠品」、「利工民」、「四海魚蛋」、「同珍」等較為人熟知,當中大部份都是屬於食物加工行業,他們除了在本地市場供應外,更會出口至各地售賣,當中以肉類製品(肉丸魚丸等)、調味料、醬油等出口較多,根據政府統計處《香港對外貿易統計》,本地肉類配製品每月出口貨值達3千5百萬港元、而紡織製成品每月出口貨值達5千7百萬港元。 可見本港在食物加工產業上較為優勝、甚至可以持續發展。
不再全靠東江水 自行化淡更省錢
香港除了新鮮食材依賴進口,另一樣必需品亦是主靠外地輸入,那就是水。香港的水源主要來自外購廣東省的東江水及天然集水區收集的雨水。
香港是以「統包總額」的方式購入東江水,即以政府每年估計其用水量,以最高的估計上限決定購入多少東江水。據水務處資料顯示,購入東江水的開支由2014年約39億元,上升至2019年約48億,在五年內提高了約9億元的開支。但由於香港以「統包總額」的方式購入東江水,儘管政府用不完去年購入8億立方米的東江水,也要付全費。
但本港食水正朝著「自給自足」的模式前行。政府去年12月展開了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工程項目,預計2023年投入運作,屆時每日食水產量可達13.5立方米。水務署表示,在將軍澳第 137 區平整已預留的8公頃土地,以興建最終食水產量達每日27萬立方米的海水化淡廠及相關設施,相信將會成為香港減少依賴江水的重點,自己食水自己化。
專門研究本地公共政策的思匯政策研究所研究員Dr. David Von Eiff對於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工程項目表示歡迎,他認為現在發展還不算太晚,但由於海水化淡廠的供水量,最多只佔每日所需食水約5-10%。香港是否能夠做到供水自給自足,以目前本地供水有7至8成要靠進口的情況來看,港府仍需做很多工作,如預留更多土地來建造更多水庫,或使用循環再用的再造水。但建水庫或海水化淡廠的工程複雜,再造水亦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獲得公眾的接受,有關的方案無法真正解決問題,他亦難以估計香港何時可以完全停止外購食水。
政府支援多但審批難
香港要達至自給自足,除了在必需品上要逐步減少依賴進口,更需要挽留本地中小企業在港自設生產線、促進「自已食物自已產」的發展,而政府的支援無疑是中小企業在港生存其中一大重要元素。工業貿易發展署是作為主要負責長遠上支援工商業發展的政府機關,但其支援措施及成效業界認為有待商榷。
工貿署有各項支援計劃,而當中的「工商機構支援基金」是主力幫助香港本地企業發展,工貿署資助非分配利潤組織推行以三年為上限的項目。換言之,該基金只會向行業的工會組織撥出資源、自行舉辦活動或研究。
即使「工商機構支援基金」為工會批出支援、但並不是所有工會都可受惠。基金的前身是「BUD專項基金」及「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各自轄下的「機構支援計劃」,但翻查各項支援項目統計,接獲的申請分別有214宗及1164宗,但獲批的只有84及299宗,獲資助的工會組織更加須定時提交有關項目的進度報告、工貿署亦會進行觀察及評估,再向評審委員會滙報。因此工會組織要獲得款項絕非易事、而新增的「工商機構支援基金」會否是一個改良版的「機構支援計劃」,企業就還要拭目以待。
「香港製造」再現商機,除了本地企業、市民對自家製造的需求,政府的幫助都是本地製造業要重新打響「香港生招牌」的必要條件。業界認為,今次新冠一疫,本地輕工業的發展將會是本港要另外重新審視的出路。
政府支援政策缺全面 香港製造難生存
新冠肺炎下引起市民「本地製造」的呼聲,有本地廠家亦透過疫情、走出幕前得到市民關注、但政策支援的不足仍無助其發展。
喵坊 Mil Mill是香港首間紙包飲品盒回收漿廠及教育中心、每日可處理約十噸紙包飲品盒、製成再生廁紙。喵坊聯合創辦人葉文琪表示回收業及是其主要業務,但十年前已希望進一步發展,達至循環經濟模式的目標。
他指疫情期間曾發生廁紙搶購潮,但因當時並無貨源可供應,故對其銷量並無增加、甚至普通回收廢紙的業務,回收率大跌七成,而紙包飲品盒更跌至超過八至九成。但他強調會繼續擴闊回收網絡及環保教育,而喵坊現時只佔市場不足以百分之一,他對在紙品類供應方面要完全本地生產有所保留。
葉文琪直言過往政府只著重服務、金融及地產業,卻忽視製造業。他強調:「 香港是不可能沒有製造業, 也要考慮農業及食物生產,明顯政府過往政策不夠全面。」他建議政府參考台灣及歐洲環保政策,盡快垃圾回收費及生產者責任制等,並着重在政策支援方面。
雖然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每年預留不少於三億元推行廢紙回收服務計劃,以穩定廢紙回收量及價格,並保障業界5,000個就業機會。但葉文琪批評政府並不了解回收業真正市場運作,「扶貧及廢紙回收是兩回事來的,該政策不單讓回收商難以取得補貼,更要自承受市場風險及出口風險。」
16間口罩廠疫情後何從?
在疫情下,市民對口罩需求趨之若鶩;港府推出「防疫抗疫基金」,當中「本地口罩生產資助計劃」鼓勵各界設立口罩生產線,應對口罩供應短缺及建立存貨。同時,亦有不少人自資或集團斥資,在港設立口罩生產線「自救」。
在今年2至3月期間有商家宣佈自設口罩廠生產口罩,截至5月初統計,已經成立了至少16間本地口罩廠。其中,HKTVmall、Yellowfactory(黃廠)、Mask factory 口罩工廠及本土好罩 masHker等7間口罩廠相繼在3月中至4月宣布推出本地生產口罩,而屈臣氏、一合口罩及新世界發展的口罩將在5至7月期間發售。但仍有6間口罩廠尚未公佈推出口罩的售賣詳情,可望為本港提供更多口罩供應。
多間口罩廠成立能否帶動復興香港工業,研究員Dr. David Von Eiff認為雖然目前在全球化供應鏈下香港要達到自給自足很難,但在今次疫情下為本港提供復興工業的契機,特別是技術領域、他相信可逐步將工業重新帶回本地。
雖然現時有不少本地口罩廠相繼投入生產,或許會舒緩香港口罩短缺,但不少市民關注疫情過後,16間口罩廠該何去何從,港府推出「本地口罩生產資助計劃」後,長遠上會否有計劃支援口罩出口及順道帶旺輕工業發展,還是疫市後將出現口罩廠結業潮,種種結果仍有未知之數。